close
栽植蕃茄是無心插柳
廚房中放果皮的破鍋子一向只是"植物水肥"的收集桶
沒料到長出蕃茄來啦~~!!

蕃茄:Lycopersicon esculeutum Mill.
英文名:Tomato;Love apple
蕃茄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秘魯,厄瓜多爾、玻利維亞等地。
在有史以前,隨同印地安人的遷移,由安第斯高原傳到中美洲及墨西哥,於十六世紀初期傳到美大,
起初為觀賞之用,到19世紀才在歐洲成為生食用及加工用之經濟栽培作物。
中國的番茄約於十七世紀由葡萄牙人引入,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才普遍栽培。
日本於十八世紀初期先由中國及歐洲傳入蕃茄,到二十世紀初期才成為經濟作物。
台灣於1895年由日本引進栽培品種,至1909-1911年在各地試驗場所進行試種、推廣,至此蕃茄在台灣才成為經濟栽培作物。目前各改良場所和種苗業者育有許多優良品種推廣。
蕃茄一般植株性狀:
葉: 互生羽狀複葉,每葉有小葉或分裂五~九片,其大小、形狀、頻色等因品種和栽培環境而異。葉片缺刻不深,光滑或有毛茸。葉長15-50公分,小葉卵形至橢圓形,長5-8公分。
花: 完全花著生於節間,每一花序5-6朵,為緊繖花序或總狀花序,花黃,色花萼5~6片,深裂,花冠短管狀,小蕊五枚或五枚以,附著於花冠管,花絲甚短,花藥部分聯結,形成小花管,圍繞大蕊。
果: 果實有長圓形、橢圓形、球圓形、卵圓形、扁圓形等。果面光滑或有稜角。漿果,胎座肉質而皮薄,2~6心室,果色有黃色、粉紅和紅色等。
以上摘自"台灣地區現有作物栽培品種名錄(茄科篇),P53"

對於蕃茄的栽種起初只放在窗外鐵窗上看著有趣
最後長得越來越有那麼一回事啦!!!
媽咪把它移到樓上平台讓它吸收更多的陽光和水分
當我正忙著扶絲瓜藤蔓的同時
竟然一眼瞥見:咦?什麼紅紅的?
哎喲!蕃茄熟了咧!以為會先採收絲瓜的結果竟然被番茄搶了頭香
除了小小瘦長的應該是聖女小蕃茄吧!還有圓形的查了網路才知道叫做櫻桃小蕃茄

‧中文名稱: 櫻桃小蕃茄
‧英文名稱: Baby Cherry Tomato
‧學 名: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. cerasiforme(Dunal)A. Gray
‧科 名: 茄科(Solanaceae)番茄屬(Lycopersicon)
‧別 稱: 野蕃茄、小蕃茄、柑仔蜜(台語)
‧用 途: 1. 食用。2. 食療功效:含豐富維他命C,能生津止渴、預防高血壓、美容等效果。
‧原產地: 南美洲安地斯山。
‧分布: 中、南部低海拔破壞地。
‧葉: 葉片呈羽狀複葉。葉長10-40 公分,楔行;小葉片通常 5-9 片,無柄或具小葉柄,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 5-7 公分,近全緣或不規則齒緣。
‧花: 總狀花序腋生或側生;花萼及花瓣各 5。花萼鐘形,5 深裂;花冠輪狀,徑長 2-2.5 公分,黃色,5 深裂;雄蕊冠筒著生,花藥縱裂。
‧莖: 蔓性植物,莖長 60-200 公分,全株被點性短柔毛和腺毛。
‧果: 漿果,紅色或橙色,近球形,多汁具光澤。
‧其他: 台灣的蕃茄是荷蘭人1622年引進的 (所以"番"指的應該就是紅毛番荷蘭人),
日據時代引入栽培品種,之後慢慢培育出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蕃茄。
蕃茄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,原始野生種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var. cerasiforme,
遍布中南美洲,由墨西哥引入歐洲 (那時候的蕃茄還是黃色的),後來才改良成紅色的。

看看生長的過程吧!
鐵窗時期的一盆植物---番茄,不知道後來會成啥樣子

蕃茄花

開始結果子了

移出鐵窗到樓頂去好好生長

首次收成,好豐收喔!!

有紅有綠真是可愛好模樣

這叫櫻桃小蕃茄(我們家有吃過嗎?怎麼長出來的?我只記得吃過聖女小蕃茄啊...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ichen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